別在無法確定的管道


浪費太多時間~


如果你有金錢 債務方面的困擾


就像 教師貸款


教師貸款-淺談銀行經驗分享


會搜尋這個字眼


表示你有這方面的困難!


何不讓貸款經理幫助你看看呢?


 


 


 


 

「聯合王國」脫歐,實在沒甚麼大不了。首先,英鎊本來就是獨立的貨幣,就算脫歐,也不會因?率特變帶來債務衝擊。所以脫歐,沒有短炒概念。講完。
中期而言,脫歐帶來的問題是,歐盟會否對「聯合王國」作出甚麼懲處?理論上,歐盟可以對聯合王國輸出的貨物徵收關稅,又或不容許英國人在歐洲就業。不過,這些極端的可能性,可不用多想。反而,布魯塞爾對倫敦金融業的諸多制約,說不定可因脫歐得到鬆綁。過去幾年,跨國銀行被管到無法運作,只要試過為新成立的有限公司開銀行戶口的人,也知道問題有多嚴重。
要逆轉大潮流,非一朝一夕的事。炒作脫歐概教師貸款念,唯一的獲利機會,就是投機在別人的錯誤判斷。假如最終脫歐失敗,即一切不變,連短線投機的空間也沒有。

不過,要是真的脫歐,無論是英鎊歐羅交差盤即時的條件反射,也一定是跟錯邊走,對?賭一手肯定沒有錯。話說回頭,這種投機性操作,不是我們這些閒家賺錢的場所,我寧願選擇閉目養神。
我會留心蘋果的WWDC。這個招呼開發員的活動,蘋果應該不會公佈新的iPhone,可是作為長期果粉,我會想知道,蘋果的軟件生態圈如何再進一步整合。最大的驚喜,是在WWDC後,教師貸款微軟踩場開一個「會後會」,公佈新的開發平台。嗯,老土一點講,蘋果這樣被微軟挨過來,好像蒙上一層塵埃。直覺告訴我,兩間公司都是強弩之末,未來不在它們身上。當然,這些都只是猜想,最終還是要捱眼訓親眼見到才可以進一步確定。不知道為什麼,「Fintech」(編按:金融科技,Financial Technology的縮寫,意指將一切和金融相關事務科技化。)成為了近期台灣熱門的名詞,財經媒體、金融業成天都在討論和辦研討會找出台灣金融業未來的大趨勢,當然這些討論伴隨的也多半是金融業將面臨大變革,或是大裁員這類的結論。
我之所以開頭說不知道為什麼Fintech突然變熱門,不是我沒在關心時事,而是Fintech的流行至少3年以教師貸款上了,我不能理解的是,為什麼台灣今天才在關心?而且不意外的是,和過去常見的金融業「行為」一樣,許多早就盛行於國際的趨勢都沒人在教師貸款鳥,但一旦某家開始關注了,又變得一窩蜂的熱潮。Anyway,如標題所示,這篇文章我想討論的,應該算是Fintech其中一環的P2P Lending,這個至少在美國出現10年了,近期終於出現在台灣,卻又被主管機關大力警告的「金融創新」。
P2P lending是指Peer to Peer lending,這在我2年前的文章就有介紹過(美國的另類投資─標準化下的借錢),我查了一下美國最大的P2P lending,「Lending Club」成立於2006年,已經快十年了,所以這真的不是什麼他媽的創新!
什麼叫P2P lending?很簡單,除了民間傳統親友間的借貸,一般人要借錢就是去向金融機構借,而這些金融機構借你的錢,是從它吸收其他人的錢而來(銀行就是存款,壽險公司就是保險費),換句話說,金融機構就是個中介者教師貸款,它一手付利息給存錢的人,一手再把錢借給需要錢的人收取利息,中間利息差就是金融機構賺的錢。那為什麼有錢的人不自己去把錢借給需要的人,省掉讓銀行賺利差呢?很簡單嘛,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成本-就是徵信風險,我如果今天開口和你借100萬,你怎麼知道我會不會落跑?你怎麼知道借我的利率要多少?還是你覺得《公司的品格》作者一定人格非凡,所以不必考慮就直接用銀行定存利率借他就好?(哦~如果你真的是這麼想,請匯款到以下帳號:……)
簡單地說,銀行賺的利差,其實也包括了徵信成本、倒帳風險、甚至是招攬借錢人的成本。
看來銀行賺的也是辛苦錢,沒錯!特別是當存放款利差在近年大幅縮水時,換句話說,銀行要借更多的錢才能打消同樣的呆帳,更別說當經濟不好時,銀行呆帳率也會升高。所以呢?銀行就開始擺爛,我是說開始循正常的市場機制,風險高的就不借,卻把錢拼命地往低風險但利率也低的地方塞,結果是很多需要錢的人愈來愈借不到錢,所以這些人只好轉向地下金融,打開報紙分類廣告,一堆「退休陳老師票貼」還是「佛渡有緣人」就是在搞這些事,長期以來,台灣地下金融放款利率都在年息15~20%之間(這不是地下錢莊,地下錢莊利率更高)。不知道為什麼,「Fintech」(編按:金融科技,Financial Technology的縮寫,意指將一切和金融相關事務科技化。)成為了近期台灣熱門的名詞,財經媒體、金融業成天都在討論和辦研討會找出台灣金融業未來的大趨勢,當然這些討論伴隨的也多半是金融業將面臨大變革,或是大裁員這類的結論。
我之所以開頭說不知道為什麼Fintech突然變熱門,不是我沒在關心時事,而是Fintech的流行至少3年以上了,我不能理解的是,為什麼台灣今天才在關心?而且不意外的是,和過去常見的金融業「行為」一樣,許多早就盛行於國際的趨勢都沒人在鳥,但一旦某家開始關注了,又變得一窩蜂的熱潮。Anyway,如標題所示,這篇文章我想討論的,應該算是Fintech其中一環的P2P Lending,這個至少在美國出現10年了,近期終於出現在台灣,卻又被主管機關大力警告的「金融創新」。
P2P lending是指Peer to Peer lending,這在我2年前的文章就有介紹過(美國的另類投資─標準化下的借錢),我查了一下美國最大的P2P lending,「Lending Club」成立於2006年,已經快十年了,所以這真的不是什麼他媽的創新!
什麼叫P2P lending?很簡單,除了民間傳統親友間的借貸,一般人要借錢就是去向金融機構借,而這些金融機構借你的錢,是從它吸收其他人的錢而來(銀行就是存款,壽險公司就是保險費),換句話說,金融機構就是個中介者,它一手付利息給存錢的人,一手再把錢借給需要錢的人收取利息,中間利息差就是金融機構賺的錢。那為什麼有錢的人不自己去把錢借給需要的人,省掉讓銀行賺利差呢?很簡單嘛,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成本-就是徵信風險,我如果今天開口和你借100萬,你怎麼知道我會不會落跑?你怎麼知道借我的利率要多少?還是你覺得《公司的品格》作者一定人格非凡,所以不必考慮就直接用銀行定存利率借他就好?(哦~如果你真的是這麼想,請匯款到以下帳號:……)
簡單地說,銀行賺的利差,其實也包括了徵信成本、倒帳風險、甚至是招攬借錢人的成本。
看來銀行賺的也是辛苦錢,沒錯!特別是當存放款利差在近年大幅縮水時,換句話說,銀行要借更多的錢才能打消同樣的呆帳,更別說當經濟不好時,銀行呆帳率也會升高。所以呢?銀行就開始擺爛,我是說開始循正常的市場機制,風險高的就不借,卻把錢拼命地往低風險但利率也低的地方塞,結果是很多需要錢的人愈來愈借不到錢,所以這些人只好轉向地下金融,打開報紙分類廣告,一堆「退休陳老師票貼」還是「佛渡有緣人」就是在搞這些事,長期以來,台灣地下金融放款利率都在年息15~20%之間(這不是地下錢莊,地下錢莊利率更高)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教師貸款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cd0912554869 的頭像
    vcd0912554869

    vcd0912554869的部落格

    vcd09125548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